您好,欢迎访问乐鱼app(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63 9619666363

联系我们

乐鱼app(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邮箱:http://daaofs.com
电话:+63 9619666363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南京南街1220号2026 在线咨询

乐鱼app【投票】南昌县第四届道德模范投票活动开始啦!

发布日期:2024-09-21 19:25 浏览次数:

  

乐鱼app【投票】南昌县第四届道德模范投票活动开始啦!

  为推动全县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左右,传递文明向善的社会正能量,南昌县开展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为确保南昌县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6日“文明南昌县”微信公众号和“南昌县发布”微信公众号对40位候选人发起公开投票,两个公众号得票数相加,为候选人最终得票数,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投票评选。

  此次微信得票数将以30%权重计入正式候选人总得分。与此同时,活动组委会将组织公众代表(30%权重)和评选委员会(40%权重)进行投票评选。

  本次投票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一旦发现有采取技术手段舞弊性投票等行为,取消候选人评选资格。

  退伍战士“献血”挽救少年生命——曾建辉,1987年生,江西吉安人,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12月参军入伍, 2017年11月进入南昌县行政审批局工作。

  2018年4月,在一次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中,他认识到献血的重要意义,并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0年10月15日,正在工作的曾建辉接到县红十字会的电话,当得知自己登记在中华骨髓库的样品与一位白细胞患者的人类淋巴细胞抗原初步配型成功后,他欣喜不已,并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捐献。随后,他在县红十字会的指导下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他踏上了开往长沙的火车,通过4天的动员剂注射和一系列的实验检测,终于在12月18日成功分离出造血干细196毫升,挽救了一名11岁白血病儿童的生命。

  每当有人问起:“你不怕捐献后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吗?”他憨憨的笑着说:“救人就是救已。即使对身体有一些影响,但比起挽救生命来说,这是微不足道的。”

  投身公益的“最美志愿者”——刘文秀,女,1985年生,大学学历,现任南昌县蓝天爱心志工协会常务副会长。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文秀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南昌县蓝天爱心志工协会。此后,刘文秀和协会其他组织者一起,自筹经费组织发起助学、助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等各项公益活动。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南昌县各地先后进入紧急状态,考虑到市民生活实际,她立刻成立帮忙团,为群众采购新鲜蔬菜并派发到各个社区,她自费5000多元为困境儿童采购生活所需物资以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得到了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赞许。同年6月正逢高考,暴雨滂沱连续数日,为了保证考生顺利走进考场,她和其他义工组成护考队,顶风冒雨接送考生,将一个个考生背过淹水区......

  几年前,她还主动与本县一户困难家庭结对子,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专程去看望这三个特殊的弟妹,当起了他们的“知心大姐姐”,为他们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并辅导他们学习,帮助孩子走出生活的阴影,并健康快乐地成长。

  近年来,在刘文秀等人的努力下,协会得到了迅速壮大和发展。走访贫困家庭200余户,筹集各种物资和善款达20多万元,救助贫困儿童30余人,帮扶孤寡、失独老人近百名,每年策划组织“关爱环卫工人”“六一儿童节”“重阳节”专题活动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百余场。深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和赞扬。2017年以来,先后荣获南昌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先进个人”、南昌市 “最美志愿者”、南昌县 “最美志愿者”、 “昌南好人”、南昌县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等称号。

  致力公益“幽兰”美名扬——周幽兰,女,1975年生,南昌县幽兰镇人,南昌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南昌县幽兰爱心义工协会会长。2015年发起创立了“幽兰公益”,并于2017年4月注册“南昌县幽兰爱心义工协会”。

  周幽兰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近年来,她推出“爱心助学”公益项目,与贫困学生家长签订帮扶协议,资助贫困学生每学期600-1000元/人不等。迄今,协会资助的10个孩子已顺利完成了各学年学业。为7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00余名学生分发了爱心饼干,为罗舍村特困户魏鱼头送去6000元专项筹款。2018、2019连续两年组织志愿者在南昌县的四个考点,开展了中、高考护航活动,为考生提供矿泉水、降暑药、文具等服务,极大程度给了考生自信感。携手县文明办、团县委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为120余名贫困学生送去了自行车、复读机、生活学习等用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她迅速成立了“抗疫应急志愿服务队”,积极协助幽兰镇政府在幽兰收费站高速路口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全天24小时守护。11天约计筛查外来车辆5万余辆,劝返外出车辆4800余辆,累计为群众测温107800余人次……

  周幽兰和她的爱心公益组织的善举,先后被各级媒体多次关注及报导。2015年以来,其个人先后荣获被南昌县 “最佳志愿者”、文明城市创建“先进个人”、网格化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身边好人·季度之星”、慈善“大爱昌南、善行无疆”爱心大使、“最美志愿者”,南昌市“最美志愿者”、江西省、“最美志愿者精神优秀人物”、南昌县 “年度爱心人士”、南昌市 “文明市民光荣”等称号。所组建的南昌县幽兰爱心义工协会先后荣获“南昌县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南昌市四个十佳“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南昌市 “三风榜样先进团体”、“南昌县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等称号。2020年“爱心午餐”项目得到江西省项目扶持。

  坚持公益13载,热血工人传递正能量——丁为应,男,1989年生,2015年入职江西江铃专用车辆厂有限公司,成为在焊装区域从事钣金返修工作的一名普通工人。

  13年前,他怀揣着一份爱心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并在红十字会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坚持每年参与献血活动。累计参加无偿献血109次,献血量101900毫升,其中献血小板87次142.5个治疗量、献全血22次7700毫升。先后获得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3次、全国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四星奖1次、全国铁路优秀青年志愿者及江西省春运优秀志愿者各1次、江西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4次、江西省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奖1次、九江市献血银奖1次。

  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春运期间,他化身“蓝马甲”,活跃在南昌火车站,为来往旅客提供义务咨询、便民服务、搬运行李等服务。平时,他又变身“红马甲”,身着幽兰义工协会的志愿者服装,走访慰问敬老院老人、关爱贫困孩子等。为了发挥自身所长,他自费3万余元购买AED(心脏体外除颤仪)训练专用机、心肺复苏模拟人等教学装备,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为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群众应急防范意识贡献一份力量。

  他说:“作为一位有爱心的公民,能将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回报社会,亦是对生命最大的慰藉”。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深得广大市民群众的好评。

  引领和合 传递爱的力量——谭宇凌,女,1990年生,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MSW),研究领域青少年社会工作、长者社会工作。曾参与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参与出版《社会工作项目管理手册》《中国贫困人群社会工作服务-“大爱之行项目研究”》;曾在广州、重庆、南昌从事一线社工、项目主管和项目督导工作,有着多年的一线志愿服务经验。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到江西,为了拓展自己的志愿服务能力,她多次前往江西各区县,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调研的志愿者,走街串巷,倾听普通人的心声,收集有关信息。

  2017年,大学毕业的她再次来到江西,并加入了南昌县的公益组织。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她积极参与省内外专业培训,成为了全国多家基金会认证的讲师,为乡村儿童带去了一场场专业的儿童安全课程,年授课量超过150场。

  为了培养南昌县儿童安全讲师团,她精心策划宣讲方案,积极带领团队,深入社区、高校,开展志愿者讲师培训活动。

  多年来,她坚持公益初心,组织志愿者深入老旧社区开展失独老人、低保群体服务,跟进多名瘫痪老人,捐赠物资3万余元,为带去温暖和关爱。

  先后荣获第十届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南昌县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南昌县青年五四奖章;其团队在2020年荣获南昌市三八红旗手集体荣誉称号。

  反哺家乡、回报社会的退休教师——黄水弟,男,1957年生,大专文化,党员,南昌县冈上镇兴农村人,先后在南昌县莲塘一中、莲塘三中工作、莲塘六中任教。连续3次被评为南昌市先进教师,1次青年教学标兵,退休后兼任冈上镇“心远教育基金”秘书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不仅爱岗敬业,且心系家乡,热心公益事业。他积极参与家乡修桥、修路通车、修祠堂、兴建公交站台等方面建设,累计捐助8万余元。为了补偿村民,保障道路施工正常进行,他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并自掏腰包10000余元补贴村民。通过他的努力,该条道路才得以顺利完工。

  他关心老年人群体生活,积极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黄海兵是兴农东村的一名孤寡老人,因病去世,无人安葬,黄水弟得知情况后,立即送去5000元,为老人办理了后事。王国泉也是兴农东村的一名困难群众,因患脑溢血住院,无钱医治。黄水弟知道后,立即赶往医院送去5000元,为老人办理住院手续。逢年过节,为农村、社区孤寡老人进行帮扶,给每位老人发放慰问金100-200元不等。22年来援助金额累计10万余元。

  为支持冈上镇教育事业,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第一个向“心远教育基金”,捐资15万元。2011年至2013年期间,他为冈上中心小学共捐款100800元,累计奖励老师108名,学生180名。从2015年开始,黄水第连续三年对兴农村考取大学的大学生发放奖学金,一本2000,二本1200。

  从教书育人到退休,他一直坚守着对家乡的那份挚爱,助人、助学、扶贫…他心系着家乡的人和物,延续着血脉的绵绵长情,是父老乡亲心中的骄傲,是干部群众口中一致公认的好老师。

  企业家不忘社会责任 用心反哺社会—— 陈天富,男,1973年生,南昌县人,党员,土木工程学院学士学位。天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国家壹级注册建造师。现任南昌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三届执委、南昌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南昌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第一届会长、南昌县工商联常委、江西省建筑业协会常务理事、南昌市建筑业协会副会长、江西省市政建设行业分会、南昌市市政建设行业协会副会长、南昌县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南昌市建筑业土木工程技术专家。

  作为一名企业家,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他仍不忘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关注并投身社会公益。每年,他请缨通过自身平台积极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先后为下岗职工、困难家庭及大学生毕业等群体提供大批量职位,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同时,还将回报社会的触角伸向全国各地,从各地引进人才,帮助脱贫致富。

  不仅如此,他还发动企业员工和新联会各成员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疫情期间,带领团队捐款捐物合计185万余元;在抗洪救灾期间,带领团队捐款捐物合计6万余元;在扶贫帮困中,数次携多方力量深入困难户家中,实地解决生活、教育、工作等问题,以实际行动反哺家乡、回馈社会。

  发展家乡事业,反哺乡亲的企业家——袁祥云,1979年生,南昌县三江镇人,南昌秀挹三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作为一名企业家,他主动作为,慷慨捐赠助力一线防疫。先后向三江镇、黄马乡、向塘镇、商务局等单位捐赠医疗物资和秀挹三江萝卜腌菜数千箱;紧急调拨100箱秀挹三江萝卜腌菜捐给援鄂江西医疗队,给500多位援鄂江西医疗队员送去了江西味道。

  作为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掌舵人,他积极开展产业扶贫,自2017年开始在汗塘村建立电商扶贫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加合作社和农户的形式,并建立保价收购机制,帮扶建档贫困户24户脱贫致富。

  为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花巨资修缮了一座有着七百平米、三百年历史的古宅作为萝卜腌菜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乡村医生投身公益 真情温暖传递——万友平,男,1976年生,南昌县幽兰镇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执业医师,全科医生,执业药师。现任南昌县幽兰镇东田村党支部副书记、东田卫生计生服务室所长、幽兰镇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南昌县幽兰镇奖学助学中心党支部委员、南昌县幽兰爱心义工协会党支部副书记、理事会成员。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身为医生的万友平决定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在多年的努力下,他由一名参与者成长为公益活动的组织者。2016年起,他先后参与了留守儿童圆梦微心愿等相关活动,为37名孩子送去了自行车、生活学习等心愿礼品;主动请缨,协助幽兰镇成立奖学助学中心,筹集资金204.62万元,累计资助340多名学子,参与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活动,共为148对贫困学生,发放帮扶资金65200元。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结合辖区实际,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建立健全有效机制,积极探索贴近群众、贴近社会需求的服务项目,还经常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以义工的身份参加各类志愿活动,为社会的文明和谐建设凝聚了力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先后荣获“江西省优秀乡村医生”“幽兰镇优秀员”“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章”“南昌县最美志愿者”“南昌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南昌县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奖”“南昌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扶贫济困,勇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张雪钢,1979年生,南昌县塘南镇人,本科学历,中禾元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北大工商管理EMBA,南昌县人大代表、江西省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江西盛和塾名誉理事长。

  2008年,21的张雪钢创立了中禾元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3年来,他始终以“筑就品质生活”为使命,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创新,公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一家实力雄厚、综合能力强的中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

  工作之余,他始终不忘回馈社会,热衷各类公益活动。2012年,先后为塘南镇交通、助学等建设捐资累计近40万余元,其中公交通车捐赠8万元、村委会办公楼建设捐赠5万元、环境建设捐赠8万元、资助19名学生10万元。2018年1月,东湖区贤士湖管理处永溪村爱心捐赠3万元;2018年7月,南昌县人大代表爱心公益协会捐资扶贫奉献爱心10万元,南昌县蓝球协会“2017年中国.扬中‘荣马杯’全国百强县男子篮球邀请赛”赛事助力4万元;2020年,向塘南镇捐赠防疫物资及医疗设备价值近20万元,向瑞金市谢坊镇爱心捐赠2万元。

  热血铸成大爱,初心写就文明——龚燕红,女,1976年生,大专学历,党员,南昌县向塘镇民西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民西妇联副主席、团委书记。

  24年来,她不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还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她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发动辖区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关心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生态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只要有时间还会带上家人一同前往献血点。个累计献血14次,献血量6000毫升,参加公益活动500余场。2017年参与留守儿童圆梦微心愿活动,为辖区30位孩子送去了自行车、生活学习用品等心愿礼品;2019年她主动请缨,协助向塘镇关工委开展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活动,共结对帮扶120对,发放帮扶资金72000元。在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志愿者200余名,用真情守护着家乡人民的幸福健康。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的事业,先后荣获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西省红十字会、中国人民江西省军区保障局颁发的2015一2016年度全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南昌县“身边好人·每季之星”、南昌县“三风”正社风榜样人物、南昌县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南昌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南昌市优秀妇联执委”、南昌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好父亲热心肠——胡国华,男,1952年生,南昌县向塘镇东风路居委会社区居民。每当提起胡国华,大家都会夸他是一个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好人。

  结婚几十年来,他与妻子育有一子一女,并领养了一位女孩。平日里,他始终恪守为人父的职责,用无私的父爱悉心呵护着孩子的成长,教导她们如何做人做事,培育他们树立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不仅如此,他还是大家口中的大好人。有一次邻居家煤气灶失火,他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冲进厨房帮助关煤气阀门,并用水桶灭火,成功避免了安全隐患。隔壁邻居是一位90多岁的老妇人,患有老年痴呆,常年独居。每次胡国华家有好吃的都会送一份给老人,帮助做家务,陪她聊天......

  平时,他坚持给小区的老人们宣传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指导他们采取科学生活方式,得到了小区广大老年朋友们的喜爱和好评!

  他常说:能为大家做点实事,是一件快乐、有意义的事情”。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白衣天使奋勇下水救人 不忘科普宣教职责——秦以明,男,1964年2月出生,党员,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

  2019年6月14日晚上8时左右,在南昌市雄溪湖发生一件令人心惊的事情。

  “救命!救命!打120救命啊!”呼喊声从雄溪河边传来,划破了夜晚的宁静,当晚正在小区里散步的秦以明没有多想火速跑向声音的“爆发处”。到达河岸边时已有”110”民警和数名群众在旁,由于天黑水急,大家都不敢轻易涉水,正在焦急的寻找救援办法。

  秦以明依稀看见黑夜中有一个身影浮在水中央,没有片刻的犹豫,他快速脱去身上衣物,跃入水中救人。由于对水情的不了解,秦以明只能摸索前进,到达落水者身旁时,发现他已不能动弹了。秦以明一把抓住他的后颈,奋力将他拖到了岸边。

  跟在岸边的人合力把落水者弄上岸,秦以明立刻采用海姆立克手法对他进行急救,终于,被施救者慢慢恢复了意识。秦以明看到溺水者应该没有生命危险,才收拾好自己的衣物悄然离开。

  事后,秦以明还不忘提醒大家:救人的同时一定要确保自身的安全,不可盲目施救,若不是平时一直坚持锻炼,并且有四年的游泳经验,盲目施救是断断不能的。

  3岁男童8楼坠下 “最美护士”跪地救人——刘齐,女,1990年生,南昌县人民医院护士。

  2020年9月7日,在南昌县向阳路华润万家附近的巷口,一个年纪在3岁半左右的小男孩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他的奶奶在一旁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原来,孩子刚刚不慎从自家8楼阳台坠落。南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刘齐当时恰好路过,她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判断,小男孩已经出现了心脏呼吸骤停。

  为了赢得抢救小男孩的宝贵时间,她立即对小男孩进行了心肺复苏,最终成功将小男孩从死亡线年以来,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江西好人、昌南好人、“三风”社风人物、优秀工作者等称号。

  七旬老汉闻声救起“溺水妇女”——杨余干,男,1945年生,南昌县八一乡后曲村杨坊自然村人,南昌县台属。

  20年前,杨余干的女儿嫁到台湾,成为一名“大陆新娘”。他经常教育女儿,在岛内要多宣传大陆惠台政策,多做一些促进祖国统一的实事。在2017年和2018年先后被南昌县台联评为先进台属。他的事迹也得到了《江西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多年来,杨余干与家人一直住在赣抚总渠河道边,长年以务农为生,也懂得一些急救知识,在乡邻是村民公认的勤快人、热心人。

  2021年6月10日早上5时30分许,杨余干在河边洗衣服时,突然听到“有人落水”的呼叫声。他朝河中央一看,有个妇人在河中央扑腾。

  情况紧急,杨余干来不多想立即跳进河中,并朝河中央的落水农妇身边游去。76岁的年纪,在水中营救显得十分吃力。拽着不醒人事的农妇往岸边游时,时不时朝半空直喘气。好在围在附近的晨练老者进行了爱心接力,众人七手八脚地把靠岸的溺水农妇抬上岸。

  时间就是生命,随即,杨余干将溺水农妇背朝上、头上垂来回倒水,并对其进行人工呼吸抢救。而这一个专业救护动作,也得到了随后赶来的120医护工作人员认可,更得到了在现场围观的晨练老人好评。

  让村民放心的“黄老板”——黄洪保,男,1970年生,南昌县泾口乡东升村村民。

  2000年至今,夫妻二人在泾口乡泾口街经营一家水果超市,主要销售各种水果、烟酒及各种副食品、生活用品。

  作为个体工商户,他积极贯彻“文明经营、优质服务,信誉第一”的原则,在经营活动中遵守“一靠守法,二靠诚信”的经营规则,热情为人民服务。

  开店10余年来,他主动请辖区工商所和厂家上门检查,本着不以次充好,坚持童叟无欺的原则,在他的店里从没有发现过期食品和各类假货,良好的经营信誉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在经营过程中,只要是消费者有需求和意愿,他总是貌不含糊调换或退钱,甚至主动给村民推荐自家没有但质量更好的商品。在泾口乡的周围群众心中,大家都说:“和黄洪保打交道,你只管放心”。

  黄洪保同时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老板。他的水果超市位于泾口街公交站台旁,人流量大,每天都有不少群众来店里询问公交车的班次。无论生意多忙,黄洪保夫妻二人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回复。为了更好的方便广大群众,黄洪保夫妻让儿子在网上查询泾口乡的公交班次,并打印出来张贴在店外的墙上。如果遇到班次有调整,总是能及时的将最新的班次张贴出来。有时张贴的公交班次表破损或被他人撕毁,黄洪保又及时的再次张贴,黄洪保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餐饮老板诚信经营 拾金不昧获好评——曾艳,女,1986年生,党员,南昌县富山乡张坊村村民。自2004年起,她在家婆潘保香的引导下在莲塘镇开了一家娜妹子水煮餐饮店。

  17年来,她始终坚持着诚信立业的经营理念,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安全有效的卫生防范体系,严格把关原辅食材采购源头、管理体制、制作流程等环节。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努力,她的水煮店在莲塘美食餐饮行业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不仅如此,她还是拾金不昧的践行者,传递着满满的社会正能量。经营餐饮的期间,来店里就餐的顾客将手机、钱物等贵重物品落在店里的事情时有发生。曾艳发现后,每次都主动联系并将遗失物还给失主,顾客都十分感激。2018年10月晚上11点左右,正在收拾餐桌准备下班的曾艳,发现凳子上有一个手提包,里面有两沓百元钞票。失主丢了这么贵重的东西,一定很着急。苦于无法联系上失主,她决定延迟下班时间,静静地等待失主的到来。果然,两个小时后,一对年轻夫妻急匆匆的跑来,问她有没有看见一个手提包,经过和店内监控的对比,确认了她们就是手提包的失主,并将手提包归还给对方。夫妻俩很是激动,哭着说这些钱是她们为家人筹集到的手术救命钱,万万没想到能失而复得。

  家门口的良心农资人——胡文根,男,1968年生,南昌县塔城乡北洲村村民、总支委员。19年来,他始终坚守“诚信经商、厚德为人”的理念,为辖区农民朋友提供农资农药销售服务。

  为了给村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资服务,他多次向工商人员求教,始终坚持诚信为本、质量保证的经营理念,带头与工商所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了严格的商品检验及销售台帐制度,对所有商品的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核,包括索证索票,了解供应商企业资质及信誉情况等,自己亲自验货、收货,每货必查,每查必清,决不允许一件问题商品进入店中。同时将所有商品的信息,如商品的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汇录入进销售台帐,使每件商品都有据可查,从根本上避免了过期劣质商品的流入。所有商品明码标价、薄利多销,让利于消费者,受益于消费者。

  有一次,一家种粮大户订购了胡文根家的化肥,后来由于缺货,价格也涨了,但胡文根却开着车挨个农资超市买化肥,再以原约定好的价格给种粮大户送去,即便赔了近千元也在所不惜。这几年销售农资,他都是以最低的价格卖给农户,还给他们赠品,赔钱就是家常便饭。卖的肥料、农药价格一直都很低,还给送到家,不着急要货款,还保证如果质量有问题不仅不要钱还包赔损失。正是靠着良好的口碑和信誉,找胡文根买化肥农药的人越来越多。

  “种地的都是老百姓,我赚的钱都是从他们口袋里来的,我应该把钱拿出来回报社会,所以我做的这些事都不算什么。”这是胡文根常说的一句线年脱贫攻坚表现优异奖。

  退休党员不褪色,服务村民显担当——应维泉,男,1943年生,党员,南昌县蒋巷镇柏岗山村水灌桥自然村村民。

  工作中,他始终把认真贯彻党的精神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致力于家乡建设,兢兢业业,任劳任怨。1998年由于特大洪灾的影响,柏岗山村急需灾后重建。为了顺利推动工作,他主动对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协调解决困难。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影响下,村委会重建工作得以如期完成任务。在道路修建工作中,由于资金缺少,他再次当起了排头兵,逐户耐心做工作,通过反复的工作最终保障了公路按期完工。他还积极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通过学习科技知识栽培名贵树种,发挥“绑带学”培养了一批致富能手,引领村民拓宽产业,为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赞赏,被评为南昌县优秀村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退休后,他仍不忘党员初心。为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工作,2017年,他认真研读文件精神,上户做群众思想工作,解释和宣传党的政策,为柏岗山村殡葬改革工作作出了积极带头作用。

  4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最基层,以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要求自己,示范带头为蒋巷镇柏岗山村委会的各项工作及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和先进工作者。

  致力项目建设的“昌南工匠”——孙旭辉,男,1987年生,籍贯山东,江西省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职工。2013年进入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任机械设备技术员,致力于机械设备维修及研发工作。

  工作中,他开拓进取、刻苦专研、踏实工作,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时刻从各方面总结经验。2019年5月初,在公司赣州富力项目施工期间,甲方要求进度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机器设备突现故障,做为设备维修的带头人,他带领技术人员拼时间、抢进度对机器故障进行排查。而就在同一天,远在山东老家的爱人正在医院待产。直到第二天机械设备故障排除,他才将这一情况汇报至公司领导,在征得同意后才匆忙赶回老家。

  工作8年来,他以身作则,不断对施工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先后参与《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施工工法》《长螺旋钻钻孔嵌岩、扩底压灌桩的施工方法及装置》等实施,提供合理化建议,使桩机施工有较大的技术突破,《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施工工法》、《一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空孔的施工方法》等项目理论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中《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施工工法》被评为国家级工法,为公司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由于表现突出,先后荣获了中恒建设“优秀技能员工奖”、“授业先锋奖”、“勇于革新奖”,南昌县首届“昌南工匠”、南昌市“洪城工匠”、“南昌市劳动模范”“江西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最美乡村教师——陶小平,男,江西南昌人,1975年生,1998年8月参加工作,南昌县向塘二中语文教师,中学一级职称,江西省优秀援疆干部。

  多年来,陶小平一直工作在乡村教育一线,任劳任怨,关爱留守儿童,扑下身子,扎进班里,与学生打成一片,被学生称为“大学生哥哥”,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2010年12月,陶小平老师响应党的号召,到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实验中学去援疆支教。三年里,他克服了父母无人照顾和妻小无人呵护的困难,克服南疆经常的沙尘暴和隔三差五的地震恐惧及干旱少雨带来的皮肤瘙痒、脚后跟发裂带来的疼痛,克服时不时暴力活动带来的心里阴影,为祖国的边疆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援疆表现突出,先后被阿克陶县评为“优秀援疆干部、优秀援疆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克州评为优秀援疆干部、优秀教育工作者,被新疆尔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他的先进事迹曾经被江西日报、新疆日报、阿克陶电视台、克州电视台报道过。2014年荣获全省“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最美江西人”喻大夫——喻宗方,男,党员,1946年生,南昌县富山乡滩上村人。

  “村里没有村医,我要回去为乡亲的健康服务。”1973年4月,喻宗方退伍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并在滩上村卫生所干起了自己的专业,为村里的群众提供卫生健康服务至今。

  40余年来,他热善好施,积极为就诊的村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村里困难的、出行不便的,他不但不嫌弃,还经常背着药箱主动上门给患者看病。为了提高村民的健康保健意识,他自费买来各类疾病、卫生宣教书籍和海报,同编辑的宣传册一同发放给村民和就诊患者。积极协助乡卫生院入村上户宣传国家医疗惠民政策,及时有效指导村民配合公共卫生均等化等工作的开展。他说“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他的分内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深得当地村民的广泛好评,被村民大赞“妙手仁心好大夫”。2017年10月获评江西省“最美家乡人”。

  坚守初心,致力社区建设的“80后干部”——李怡丹,女,1987年生,党员,现任南昌县八月湖街道丰源淳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为维护社区生活良好秩序,配合公安部门坚决打击传销活动,她通过党建引领、干群同防、部门联动深入开展“无传销社区”创建工作,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共捣毁传销窝点107处,成功劝返传销人员431人,同时创新的“一三三”出租房屋管理办法,登记备案出租房屋163户,从源头上管控好了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2019年,管辖的丰源淳和社区和杨家湾社区得到了当时中央扫黑除恶第十五督导组一行的充分肯定。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狙击战打响以来,她第一时间召集社区干部、物业、党员、志愿者针对疫情制定防控应急预案,组建社区防控应急指挥部,精准有序抓紧抓实辖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在她的努力下,所管辖的丰源淳和社区、杨家湾社区两个社区实现了“0”疑似、“0”确诊的目标。两家社区分别获评2018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2019年度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为了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她利用民情连心桥为载体,通过日常上户走访,倾听民意,先后在社区打造居民文化活动中心和“四邻”品牌,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贴近群众生活、喜闻乐见的主题系列活动,极大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管辖的丰源淳和社区先后荣获2018年度全省“绿色社区美丽家园”创建活动示范社区、全市文明社区。

  驻村勇担当 变身销售员助力村民脱贫致富——李永平,男,1978年生,党员,大专学历,南昌县南新乡九联村党支部书记。

  为了摆脱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永平,一直没有忘记党中央和政府的嘱托,他经常与村两委一起探讨,深入村子与村民交流、广泛征求意见。为破解农特产品滞销难题,他提出利用互联网来改变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很快,在征得村两委的支持下,2018年11月,南昌县南新乡九联村电商平台成立。

  期初,该电商平台仅对本土鸭蛋进行了“试水”售卖,意外的是滞销的鸭蛋很快就以6元每斤的价格销售一空。这次成功的尝试,不仅解决了村民鸭蛋卖不出去的问题,而且帮他们增收了2万多元。为了开拓市场,他向村两委提出了“一领办三参与”的管理模式并成立了南新宏鹰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丰富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九联村农产品销售额达到56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一举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村民的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打乱了这一切。为了寻求“新活路”,他尝试“微平台销售”,有效解决了因“疫情”带来的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在他的带领下,今天的九联村已成为带动周边村民增收的“火车头”。仅仅在鸭蛋收购这块,宏鹰合作社就吸纳了21个养鸭大户入社,辐射范围涵盖了南新乡九联村、程湖村、范湖村、建新村等附近几个行政村,逐步形成了乡村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新局面。

  敬老院里的“贴心管家”——刘芬,女,1987年生,南昌县人,大专文化,南昌县冈上镇敬老院会计。

  冈上镇敬老院居住着来自全镇13个村(居)的30多位孤寡老人,他们当中大部分是五保户和低保户,有的行走不便,时刻需要人搀扶照顾;有的性情孤僻,记忆衰退,需要耐心沟通。为了照顾好这些老人,2011年4月,24岁的刘芬来到这里,近10年的岁月,她尝尽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10年来,老人们有任何需求,只要跟刘芬开口,就一定会得到帮助。电视机没信号了,刘芬会立刻通知维修人员过来检修,老人的药吃完了,刘芬就立刻去药店帮忙买药……考虑到季节交替的时候老人患病比较多,刘芬就联系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上门进行医疗服务,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看病治病,同时还安排老人进行定期体检。敬老院的老人们提起刘芬,无不夸奖有加,说她办事认真,心地善良。

  与老人们相处了这么多年,刘芬真切地感受到其实他们最渴望的是关怀和重视。她常说,在老人工作中,就是要做到“心细、心近、心宽”,“只要这里的老人还需要我,我就继续留在这里为他们服务。”

  敢拼敢担当的项目“拓荒人”——罗顺,男,1989年生,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12年入职核工业二七0研究所,现任职岩土工程院勘察部经理。

  在工作中,他认真学习,虚心向同事请教,努力专研,解除了多项业务难题,顺利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其负责的项目结题报告获评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优秀报告。

  为了发挥专业所长,他努力尝试着为单位拓展业务,提升服务品质。在新领域顶住压力,刻苦钻研,多方请教,合理安排,精细施工,最终由他主持的煤矿采空区CSAMT探测、市政道路探地雷达无损检测、地下管道(线)探测、隧道辐射环境动态监测、隧道AMT勘察类项目顺利完成,并成为二七0所新拓展业务,为单位拓展市场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他遇事敢担当。当了解到院里项目多人手不够时,他主动站出来承担项目;从现场协调、资料整理及后续工作安排等,连续加班一两个月直到项目提交送审;他经常性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有时甚至通宵加班赶报告。

  尽管工作压力大,加班常态化,但依然坚持探索新领域,足迹遍布祖国二十多个省市区,工作轨迹涉足西部雪域高原、北方荒漠戈壁和南方重重林海。但他始终热爱着这份工作,从未有过抱怨。9年来,他主持完成项目50余个,所有项目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一例安全质量事故。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认可,先后四次被评为核工业270研究所先进文明职工,2020度获评中国铀业青年地矿英才人选。

  留守家乡18载 真情诠释医者仁心——龚华顺,男,1975年生,南昌县玉沙村人,现为南昌县银湖管理处玉沙村村医。

  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在报考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卫生学校,立志为家乡人民的健康贡献力量。卫校毕业后,他放弃省城医院就职的机会,回到生育自己的家乡玉沙村,当起了一名乡村医生。

  18年来,他扎根乡村,秉着为家乡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使命,努力学习医疗新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认真热情地服务村民群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申请承担本村疫情防控工作。为了第一时间掌握疫情基本情况,有效防止疫情扩散,他放弃休息时间,配合村两委上门逐户排查、测温、宣传、消杀,为行动不便的群众送医送药,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深得领导和村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和赞扬,荣获“全县优秀乡村医生”称号。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万加龙,男,1961年生,党员,南昌县三江镇党政办副主任、松林村。

  驻村3年多来,万加龙始终把解决贫困群众疾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头等大事,舍小家、顾大家,在扶贫一线默默奉献。他抓党建,建强基层组织,把原“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成“四星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干部群众反映最急切的事情,通过多方沟通协调,争取资金硬化村道路、维修村委办公楼和便民服务中心、安装太阳能路灯,使村组面貌焕然一新,协助松林村两委班子,研究发展致富方案,为每户贫困户精准制定脱贫方案,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松林村由“空壳村”变成年收入超过6万元的“富裕村”,实现了全村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深得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万加龙常说:“能在退休前几年的时间里,参与扶贫工作,并能为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是我一生的荣幸”。

  注重项目规范化建设的“带头人”——胡长军,1976年生,预备党员,江西南昌人,高级砌筑工职称,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任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自2008年入职以来,他始终坚持把质量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无论日常事务多繁杂,都会挤出时间自行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围绕班组建设,广泛组织员工开展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格式化的管理宣教活动,创新管理理念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同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给予妥善的处理,并给予困难员工一定的生活帮助和鼓励。

  近两年来,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带领下,工程项目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作业场地保持无四级以上安全事故,受到安全管理部门的好评。得到了公司领导及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荣誉。连续多年取得“路面用全天候简易保水排水复合滤垫”、“用于建筑地下室防水系统的新型集水管”、“建筑用悬挑式脚手架锚固结构”等多项专利证书,2013年以来连续多年荣获“优秀员工”、“优秀管理”等称号,并于2021年荣获“2020年度优秀入党积极分子”称号。

  用爱为老人撑起一个温暖的家——赵雪英,女,1965年生,党员,现任南昌县八一乡敬老院长。

  工作6年来,她始终以一名员的身份,主动履职,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把每一位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爹娘。她周密安排老人每一天的饮食,还经常帮老人梳头、洗衣,与老人拉家常,驱散心中的寂寞……老人们逢人就说:院长真是一位“好闺女”。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在做好防控工作之余,经常陪伴年纪大的老人,与他们聊天谈心,安抚他们的情绪,使心情得到平复。2020年7月,由于连续的强降雨,抚河水位出现历史最高位,八一乡敬老院不幸遭遇洪水的侵袭。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当晚,乡政府立即组织人员帮助院内所有人员进行了紧急转移,安全地撤离至临时安置点——莲塘鑫豪快捷宾馆。考虑到老人的生活健康,后又转移安置至南昌县福利院。

  为了给老人们安全、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赵雪英多次向上级反映,积极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希望争取有关资金对敬老院进行维修,提高老人们晚年生活质量,使老人们真真实实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2021年荣获第二期“昌南好人”称号。

  清掏街头巷尾化粪池成为日常——熊国辉,男,1973年生,党员,南昌县城北公用事业管理所工作人员。

  1993年入职从事环卫工作,现如今已是第28个年头。负责城区无主化粪池清掏工作。开始循环清掏街头巷尾的无主化粪池,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回忆起第一次清掏化粪池情景,熊国辉依旧历历在目。主料池的钢筋水泥盖刚拉开一条缝儿,令人作呕的浓浓粪臭就四散开来,熏得头晕脑涨。不等自己反应,随即得与其他清掏工人拼接好吸粪主管,化粪池,抽起池中脏物,经吸污车排除大渣等处理。然而刚开始操作这个“新家伙”,熊国辉对车辆了解不够,瞬间被飞溅出的脏物喷了一身乐鱼app,眉眼间尽是粪便。

  “起初,身上味儿倒是挺足,现在,反而鼻子习惯得很。”熊国辉戏谑,因长时间与化粪池打交道,身上免不了沾满粪臭味,好多次为避免臭味熏着旁人,原本打算乘坐公交车回家,最终选择了独自走路回去。清掏过程中遇堵全凭伸手去掏。对于各种吸污车、雾泡车,清运车,熊国辉现在是了如指掌,不少人称他为“维修能手”。

  不忍侄女成孤儿,主动抚养13载不言弃——喻小红,女,1979年生,南昌县金湖管理处虎山村一名地地道道的普通农家妇女,与丈夫生有2个孩子。在村里,只要提起喻小红,人人对她的善行和为人赞不绝口。

  2008年,喻小红的小叔子因车祸意外身亡,她的妯娌本来就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在遭此变故后,不久也不幸病故,留下一位仅1岁多的孩子——殷乐乐(音)。

  每当看见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撒娇玩耍时,她就会想起小侄女乐乐,她还那么小,没有父母的呵护,她该怎么生活下去?想到这里,她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无论如何她也要帮助这个小侄女,至少让她能够活下去。

  为了照顾乐乐,已是2个孩子的喻小红找到丈夫,表达了自己收养乐乐的想法,在征得丈夫同意后,他将孩子接来自己身边照顾。

  13年来,为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喻小红和丈夫克服着家庭的实际困难,艰辛地抚养着3个孩子,尽管如此,她也从未动摇,依然将孩子视如己出,用爱和责任呵护着乐乐的健康成长,为他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孝顺儿媳传乡里,堂姐“妈妈”情意重——陈红珍,女,1974年生,南昌县广福镇吴石村村民。

  8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得71岁的婆婆脑部受到重创,顿时陷入昏迷。为了使婆婆尽快苏醒,她与丈夫每天留守医院,精心护理从未间断。在夫妻俩的坚持和陪伴下,躺在急救病房的婆婆终于在第四天苏醒过来。为了照顾婆婆,陈红珍每天在医院、家和小卖铺间来回奔波,喂饭、擦身、按摩、喂药、聊天等,总能看见陈红珍忙前忙后的身影…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婆婆一天天地康复,却不幸落下了老年痴呆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着丈夫整日沉闷不乐、来回奔波,陈红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主动和丈夫商量决定将婆婆接来自己身边照顾,愿意承担老人的晚年生活,从未抱怨。

  不料,生活又给了这个女人一个“难题”。“没有人愿意照顾,那我来照顾。”3年前,娘家的叔叔家突遭变故,年仅8岁的堂妹陈末(音)成了孤儿。为了让堂妹健康快乐的成长,陈红珍向家人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主动承担起照顾小堂妹的责任……

  8年来,在陈红珍的悉心照顾下,婆婆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就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堂妹早已将自己融为这个家的一份子,脸上洋溢着天真、快乐……而这一切的美好,却是陈红珍近3000多个日夜默默坚守付出的“见证”,她用爱与责任灌溉着家的希望,支起一个温馨、有爱的家。2021年荣获第二期“昌南好人”称号。

  婆婆双眼失明,孝媳24载寸步不离甘做婆婆的“双眼”——喻冬英,女,1972年生,南昌县塔城乡凤岗村第八组村民。

  1992年,她经人介绍嫁给了丈夫,婚后育有两子。为了生计,她和丈夫两人前往外地务工,把孩子留在家乡交由婆婆照顾。

  天有不测风云。当夫妻俩正计划着回家探亲的时候,家乡的亲人却传来婆婆双目失明的噩耗。得知消息后,她和丈夫立刻踏上开往家乡的列车。

  面对双目失明的婆婆,喻冬英很是自责,为了给婆婆争取治愈的机会,她和丈夫一起陪着婆婆辗转各地寻医问药。经过多家医疗机构的诊断,婆婆的眼疾“治疗计划”最终因此中断。“老娘呀,我再也不走了,以后我来照顾您”,为了婆婆,她决定留下来照顾婆婆的起居和家里家外的事情,丈夫则继续外出务工贴补家用。

  从此,她每天天刚刚亮就起床做饭、洗衣、打扫庭院,帮助婆婆和年幼的孩子穿衣、洗涮、喂饭...农忙时,为了便于照顾婆婆和孩子,她不得不将一家老小临时安置在田间菜地旁,忙活的时候,她总不忘和孩子们互动,告知婆婆家里的庄家长势情况;天热的时候,婆婆眼疾厉害,她不但没有嫌弃,还经常做清热降火的汤水喂给婆婆吃,帮婆婆涂擦药水、热敷、按摩眼睛......

  尽管家务繁忙,喻冬英也不忘抽出时间,牵着婆婆的手外出散步,或到附近的街市逛街,给她购置衣裤、食物和生活小物件,告诉她身边的人物、风景和发生的事情,让她“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精彩。每当与邻居聊天时,婆婆总有说不完的话,说“你们看见的,我家冬英也带我看了.......”

  24年来,在喻冬英的悉心照顾下,现年77岁的婆婆遍布阴霾的脸上迎来了久违的笑容,见证着这个家里所遇见的美好,他们是庄家地里丰收的景象、儿孙的成长、孝顺,以及越来越好的生活。

  六旬老妇坚强撑起破碎的家—— 陈平原,女,1958年生,南昌县八一乡南江村村民。1981年,经人介绍,陈平原嫁来八一乡八一村溪南刘家,当时,她的婆婆早已去世多年。

  为了生计,陈平原与丈夫决定做焊接工作,他们将所有积蓄买来了电焊机,并在家里开起了一个小小的电焊店。丈夫负责电焊工作,陈平原协助丈夫忙里忙外,还要照顾小孩、家务和6亩农田的活儿……虽然生活过得辛苦,却幸福充实。

  然而,噩耗降临。2012年12月的一天,丈夫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急救,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落下了全身瘫痪的后遗症。

  “无论有多困难,我们也要把日子过下去”。看着床榻上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她努力擦去脸上的泪水,坚强地挑起了这个家的重担。

  2015年,丈夫还是不幸离她而去,留下一个80岁的老父亲和一双还未成家的儿子。为了照顾好老人,她合理安排分工,与两个孩子轮流照顾老人。每天为公公洗脸、洗脚,帮助穿衣服,有时还要喂饭,刷牙等。为了防止老人大便干结,陈平原家里常年备有蜂蜜和香油。她常常把水果、坚果、豆类打成浆糊,一口口喂给公公吃。由于营养充足,85岁的老人总是红光满面,说话的声音响亮。

  每当说起陈平原,村里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公公更会激动地说,平原苦呀,是她撑起了我们这个家呀。”

  十年如一日真情陪护唤醒植物子——罗安民,男,1947年生,南昌县三江镇徐罗村村民。

  2008年3月的一天,时年56岁的妻子因脑瘤入院。在经历两次手术,近60个小时的的煎熬和等待后,罗安民终于迎来了妻子手术成功的喜讯,但因肿瘤长期压迫脑神致使妻子失语,瘫痪——成为半睡半醒的植物人。

  为了唤醒植物子,照顾患病的儿子,罗安民不得不放弃外出打零工的机会,留守家中给妻儿洗衣、做饭、打扫屋子。每天在忙好家务、农活后,他又赶紧为妻子擦洗、按摩、喂食,给儿子端饭、喂药,还要时刻留意妻子的病情变化,以及儿子的行为反应。

  13年来,为了妻子,罗安民包揽了家的全部,独自面对繁杂、承担着家的苦难,悉心照顾重病的妻子,在他的精心照顾和护理下,原本只能半睡半醒的妻子现在可以坐立,有简单的面部表情...虽然仅限于此,但他坚信爱的力量终将会让妻子彻底地苏醒。

  公婆双双患病 孝媳真情照顾感动乡里——闵腊秀,女,1970年生,南昌县塘南镇港头村村民。

  自结婚以来,她与丈夫孝敬公婆,辛勤耕种家中的几亩良田,育有一双儿女,凭借吃苦、勤劳、肯干的精神,一家六口生活虽过得平淡且也幸福。

  然而,困难却接踵而至,考验着这个本就贫弱的家庭。10年前,70来岁的公公患有老年痴呆,时好时坏,家里的农活需要能搭把手的,可是,这对农村家庭来说不仅没能帮衬,还意味着负担。但,闵腊秀和丈夫没有嫌弃,她们就像对小孩一样悉心照顾着患病的父亲。

  在生活理顺之后,60多岁的婆婆又突发中风瘫痪,卧床不起。为了照顾公婆,闵腊秀主动承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和打理家务等活儿。每天,她早早地起床,洗衣、做饭、打扫庭院、浇灌田地,然后帮助公婆起床穿衣、洗涮、喂饭、喂药、按摩……有空的时候,她还会陪着老人聊天、散步,给予了老人精神的呵护与支持,在村里深得村民的一直好评。俩位老人逢人就夸:我们的病能好得这么快,日子过得这样开心,全都是我的好儿媳闵腊秀的功劳啊!

  10余年来,她面对生活的贫苦没有放弃,在困难面前,她用真情、真爱和担当支起了这个家,为两位耄耋老人绘制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晚年幸福生活。

  相依一世、不离不弃的好媳妇——胡菊花,女,1968年生,南昌县东新乡小洲村村民。一名瘦骨嶙峋的中年妇女,面对丈夫痴呆,她却坚强的扛起家庭重担,用实际行动演绎着“相依一世、不离不弃”,谱写着人间最真挚最感人的家风故事。

  1989年,胡菊花与东新乡小洲村杨会(音)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生活过得平淡且幸福。然而,噩耗将至,一天,公公突发意外离世,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婆婆更是终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身体也越来越差。胡菊花主动承担起照顾婆婆和打理家务的重担。上天并没有同情这位无助弱小的女人,2014年,丈夫的病情突然加重,生活不能自理,智力等同于三岁小孩。这无疑给她本就艰苦的生活雪上加霜,照顾亲人的压力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

  为了贴补家用,她从家里“走出来”,在村里找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为了照顾丈夫,上班就带着他,尽管工资不高,但她尽职尽责,不偷懒,不埋怨。“不容易啊,一个50多岁的女人,要天天这样寸步不离地照顾生病的丈夫,还要照顾婆婆,养儿育女,真是了不起。”村民们总是这样评价她。

  她常笑着对乡里乡亲说:“守住和呵护好温暖的家庭,一家人开开心心生活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2021年荣获第二期“昌南好人”称号。

  最深沉的父爱与脑瘫女儿的28载——王华则,1959年生,南昌县银三角管委一名普通的农民。

  1993年,随着女儿的降生,王华泽和家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不足周岁的女儿却突发高热、全身抽搐、昏迷不醒。为了治好女儿的病,王华则夫妇焦急地带着女儿跑遍了各地几十家医院,用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下了许多外债,遗憾的是最终未能治好,导致脑瘫,生活不能自理。

  “我女儿虽然身体残疾,但父女同心,她依然是我的掌上明珠,尽管她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我愿意一直不离不弃地守护着她!”。从此,女儿的一日三餐、朝兴夜眠等全靠王华则照顾。有时半夜女儿手脚抽筋,他要立即起来帮她按摩、热敷......为了哄女儿开心,他学会了用手语和女儿进行心灵的交流。

  近30年来,王华则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陪伴着女儿快乐地长大,没有离开过一天,诠释了父爱如山的线、李海英

  重创下弱女子勇挑家的重担——李海英,女,1968年生,南昌县富山乡若冈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201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丈夫的生命。面对78岁的公公和三个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将如何维系?为了这个家,李海英强忍着悲伤,每天接活做手工玩具、扎头花赚钱,空余时还经常去小蓝经开区打零工,贴补家用。为使公公婆婆住得舒适,李海英想了许多办法,她给公公婆婆的床上铺了松软的海绵,被褥时常清洗,保持干净、整洁。夏天,为防公公婆婆被蚊虫叮咬,又避免蚊香的刺激味道,她专门买了宽敞的蚊帐……

  2016年,李海英一家又一次遭遇了命运的“考验”。81岁的公公被诊断癌症,先后开刀两次,而一直体弱的婆婆又得了类风湿。为了负担公婆的医药费,负担小儿子的上学费用和大儿子的结婚费用,李海英默默地承担着这些经济压力,一个人身兼数职,经常做到双眼昏花,腰酸背痛。公公婆婆经常说:“这个家全靠了我这个媳妇,比我亲闺女还贴心啊!”

  【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昌南】武阳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弘扬传统文化 演绎书法魅力澄碧湖畔的爱心“捡跑团”

+63 9619666363